古风隶书又称古隶,也称为秦隶,是隶书的起源,和汉代隶书的今隶相对应。相传,隶书是由一个叫程邈的小隶在牢狱中根据当时流行的小篆体改造而来。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更本质的原因还是书写效率的需求。从战国中期开始,秦系文字的大篆已经逐步解体。秦孝公时期用商鞅变法,锐意东进,军事和经济活动日益频繁,文字的书写也日益草率,这也加速了隶变的进程。据战国秦孝公时期(前 367-前 338)的《商鞅镦铭》推测,最迟在战国中晚期之际,秦系日常手写字体即己发生隶变,带有秦韵古风隶书风格的字体也逐渐成为流行字体。 陕西师范大学的李甫运教授多年潜心研究秦韵古风隶书,其所著的《秦隶》,向我们介绍了秦隶的前世今生。主流观点认为,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面提到的: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这个是隶书的起源和由来,但他也认为,商鞅变法才是根源。大篆是周朝沿用下来的官方字体,能考究的只有几百个字,但秦隶确有4000多个,文字的可用性比起来,秦古隶还是有明显优势。在战国末年和秦汉之交,是汉字字体的大转变时期。侯学书在《中国书法史绎 • 隶变》中提及到:篆书演化为古来,主要发生于战国中期到汉武帝这段时期,前后二百余年,是来隶变的关键阶段,秦韵古风隶书文字的构建来源以秦系文字为主。比如秦系文字中的古隶,如睡虎地秦简、云梦龙岗秦简等。